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

好書推介:《剩食》 (陳曉蕾)

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「你是多麼的折墮﹗」

透過這本陳曉蕾的長篇採訪報導,她帶我們看到香港人每天扔的垃圾超過三分之一是食物,即是「廚餘」,固然有是因為我們「折墮」,不好好吃光我們應吃的,也有因為整個商業運作毫不介意生產過剩。如超市為了店內架上商品琳琅滿目,必然供過於求,最後會將過期的,甚至還未過期的,大批大批的扔掉。

因此我開始有些怕食自助餐或放提,叫食物叫得好開心,但最後卻吃不完,自己心裡就會因此覺得很折墮。

然後廚餘被送到堆填區,為了避免臭味和垃圾汁,這些廚餘被膠袋密封,不會回歸土地,所以五百年之後你仍然可以堆填區看到你昨晚吃剩食物的足跡。同時,我們的堆填區在幾年之後便會飽和。

這些廚餘不但佔了我們堆填區的位置,可知的是食物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資源,運送的過程也要資源,結果又被白白棄掉,那麼很多很多地球的資源已經被白白浪費。

爸跟我說,以前在鄉下所有食的最後都會回歸土地,根本沒有垃圾,但是現今香港社會就好像沒有可能的。

書中也透過其他地方的經驗,探討香港政府或商界可以如何有效處理減少廚餘。

這本書更告訴我們「廚餘不是垃圾,是被送錯位置的資源」。一來我們要避免食物生產過剩,二來這些廚餘可以加些巧思,成為其他有用的資源如堆肥、肥皂。

看完這本書後最大的得著,就是要「珍惜食物」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