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4日星期六

畢業旅行日記 第八天

第七天 2011年5月24日 (星期二) 周庄


周庄,是中國有名的水鄉。我覺得那一天一夜在周庄的生活,是悠閒的。

小橋、流水、人家

周庄水鄉,簡單而言就是小橋、流水、人家。我們在周庄的生活便是在那小橋上、流水旁和人家中穿梭或停留,一切都是緩緩的,連時間都是緩緩的。

入夜後,不同的顏色的燈光點綴著小橋、流水、人家,有些不自然,但晚上的周庄少了白天往來的人流,靜靜地坐著,更覺舒暢。

坦白說,這種感覺不是新鮮,或許因為跟之前在蘇州平江的感覺有些類似。但平江比較有文化氣息,這兒比較像是居住生活的地方。

我們入住的地方是周庄青年旅舍,地下那層有一間cafe。

周庄的人和物

青年旅舍老闆問我們一條問題:「究竟扔漒水的人究竟被抓到了沒有﹖」那又是基於我們香港人而問的問題。扔漒水,大陸會發生嗎﹖

青年旅舍飼養的兩隻小狗,趁著我們吃早餐的時候,用那苦苦哀憐的眼神看著我們,懇求我們二人給他一點食品,我們的心快要被溶化了,於心何忍呢。

一個賣畫的老闆誠意向我們推銷他的畫。我們被他的誠意感動,但我們被騙了,又說那是最便宜的。或許他是那落泊的畫家,只能畫一式一樣的周庄工筆畫來賺取生活。

2011年9月7日星期三

畢業旅行日記 第七天

第七天 2011年5月23日 (星期一) 蘇州
認識蘇州

早上我們買了各自一塊三塊人民幣的雞蛋餅作早餐,然後在繁忙的馬路中尋找計程車,繼而決定轉搭2塊的公交,開展今天認識蘇州之旅。

等公車時的一段閒聊

在車站,我們一面看著我們期待的交2,一面吃著暖暖的雞蛋餅。忽然一個也在等車的叔叔勸說我們這兩個年青女孩吃這些會很飽,不可乾巴巴地吃,不然會對身體不好之類的健康之道,由此竟開展一段閒聊。他見我們是旅遊的,我們也告知他我們是香港人。後來一個姨姨也加入。

除了問問我們會去哪、蘇州是一個什麼的地方之外,叔叔竟問我們如何看台灣回歸中國。我們也不知如何回答這些政治問題,不知如何回答是恐怕兩地的思維文化不同會引起什麼爭論。他說其實他們這些老百姓也不大在意,那是中央的問題,是中央的意思,台灣回歸不回歸對他們不大影響。我又頗出奇這個叔叔對這個問題所持的態度又頗開放。

為何大陸人總愛問關於台灣這類的政治問題﹖這是第二次了。我再次想起香港人這個獨特的身份。香港屬於中國,卻又因為一國兩制而不完全由中國管治,在這個地方,香港人比大陸人知道多一些。這個特殊的中國人身份好像特別有份量去回答這類問題。

閒聊十數分鐘後,我們終於等到各自要等的公交,我們也互相告別。這樣一次偶然的傾談,讓我們覺得蘇州人頗親切友善。

「到蘇州而不遊虎丘,乃憾事也﹗」

那天一整天也下著綿綿密密的雨。我們撐著雨傘,在虎丘的不同景點穿梭來回,悠閒踱步,慢慢探索這個地方。雨中的蘇州多了份清雅脫俗之感。

虎丘是國家AAAAA級的旅遊區。在那麼漂亮的地方,帶著數個朝代的歷史及無數文人的蹤跡。相傳吳王夫差將父親闔閭遺體葬在虎丘山。無數文人也愛在這個地方遊玩。

在這個小山丘,有古塔、寺廟、花園、池塘、竹林、茶園、石頭等,各具特色,時而幽雅,時而雄偉。景點太多,歷史太多,不一一詳談,喜歡的可以自己去尋找。而我最喜歡的一個景點是抱月榭。

抱月榭其實不是裡面有名的,但是卻給我格外寧靜安舒之感。抱月榭被一個池塘環繞,塘邊的翠樹成了屏障,與外面的世界隔絕,在綿綿細雨下,一個個蓮漪暈開又互相糾纏,小魚仍樂得自在地暢游。這一刻,世界好像變得緩緩的,人的心也舒暢起來。

蘇軾說:「到蘇州而不遊虎丘,乃憾事也﹗」看來我們沒有遺憾。

拙政園:蘇州的園林之趣

來蘇州必然要看園林。拙政園又是一個國家AAAAA級的旅遊區,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。

甫進去,我們發現原來有免費導遊的服務。我們固然要好好善用這些服務。導遊姐姐便帶我們去逛逛這個拙政園,我們在旁也專心聽導遊姐姐說的,因為她說得很好。

好,現在讓我背背書。拙政園是一些有錢人的花園,這裡不斷易主,前後有幾十名園主,所以裡面的景致設施增增減減才成為今天的拙政園。拙政園可分為三個部分,各有主題,東園的是「歸隱田居」,中園是全園的精華所在,滿有園林的古典特色,西面的是「補園」。以前的人不會去旅遊,故就會留在自己的私家花園遊玩,所以裡面一個小小的花園,憑著不同的建築和巧思,令到人在不同的地方,卻看到有不同的景象,以致常常遊玩也不感無聊,也令小小的地方,空間感卻很強。

我們一面聽,一面驚訝花園設計者的心思和聰明,如何讓這個花園變得充滿趣味。最厲害的一個技巧是「借景」。在花園內沒有高塔卻見高塔,是因為蘇州最高的是北寺塔,設計時讓外面的北寺塔能成為花園的風景,與北寺塔成一直線,而沒有樹木或建築遮擋。其實還有很多巧妙的地方,好像會有仿船頭的建築在池邊,讓人有登船遠遊之感。我們聽後不禁讚歎設計者真的很厲害。我在逛的時候,也常常分不清自己在哪,真是「柳暗花明又一村」。我也因此很欣賞中國的園林和建築,實在充滿智慧。

平江旁的評彈崑曲

晚上,我們到了一間茶寮,因為那兒可聽蘇州獨有的評彈和崑曲,我們之前錯過了。我們是那晚惟一的客人,(其實中途也有別的)我們好像包場一般。

表演的姨姨不知是什麼什麼崑曲協會的副會長,致力推廣評彈和崑曲。尚未開始時,我說我以前學過數年琵琶,她又讓我彈彈。其實琵琶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識,坦言以前不是那麼愛琵琶,但是現在再彈又是一件頗開心的事。

我們好像聽課的學生,但特別的是旁邊有茶和花生。姨姨花很多唇舌向我們介紹什麼是評彈,什麼是崑曲,比較不同地方的戲曲,又將表演的故事內容告訴我們,免得我們不明白,因為用的是蘇州話。縱然我們是當晚只有我們二人,她仍然很用心去講解,因為她真的很愛崑曲,她很愛她的工作,以致努力推廣這蘇州文化,希望更多人可以認識和學習。我實在欣賞及感謝她的努力和付出。

其實我自己都未好好聽過廣東粵曲,就來聽崑曲,好像跳了很多步驟。回到香港,真的要好好理解自己本地的粵曲文化,又要再彈彈快要塵封的琵琶,以及看看中國的戲曲文學。


今天,我很濃縮地認識了蘇州一遍。這一課蘇州課很充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