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

中環導賞

之前跟隨柏齊行中環,走過那些曾經走過的道路,卻聽到沒有聽過的歷史、生活、角度。(下面是自己聽完所做的一點整理。)

中環街市-大排檔-嘉咸街街市-中區警署建築群-Soho區-偉志印務、永利街-YWCA必啫列士會所-百姓廟







柏齊今天帶我們看那些舊的建築物,告訴我們其實每一個建築物,或者應該說是每一組建築群物,並設計本身就是見證了某一段歷史和某一種生活。好像中環街市,那是世界上剩下的三個包浩斯風格的建築物之一,講求理性,強調實用,所以你可以看到裡面採光的設計很好。又好像YMCA會所有全港第一個室內泳池、室內籃球場和跑道,你便會明白YWCA開初的建立是為了早期的華人貴族子弟而服務,與今天服務的對象大相逕庭。

而且,單單看一個單幢的建築物是難以完整去理解。好像中區警署建築群,為何一個一座域多利亞監獄可以這樣坐立在城市之中,不怕人逃獄嗎﹖除了因為裡面迂迴的建築,而且因與警局相連,被警署包圍,如何逃獄呢﹖你又會看到中環有很多印務的店,就可以想到中環這個辦公室林立的地方是何等需要印務。又好像嘉咸街街市,小販和商鋪就是一個互惠互生的關係,但是留了街道卻拆毀建築物,只有賣菜的卻沒有賣肉的,一個街市如何生存﹖

最近常常說「社會資本」(social capital),今天發覺社會資本和整個建築、街道及居住環境的設計有密切的關係,有助社會資本的累積,即是社區網絡的建立。好像斜斜的街道,人走得慢慢的,有時停下歇息,大家可以多些機會聊天交流,長長的樓梯,給與街坊們空間可以坐下「吹水」。街道讓人停留,而非單單的流動。

當你明白舊區和建築物的存在意義之後,你便會深深覺得現在政府的重建思維是難以理解的。任何的重建或者更新應該是為了令到生活更好,但政府重建的時候就是要剝削我們公共空間,破壞原有的社區網始,又因興建高樓,阻礙風的流動,空氣更混濁的時候,就會有更多人患病。

我覺得規劃設計一個社區,一定要提供社區公共空間去發生自己的網絡,以及能夠承載紀錄那一個社區曾經的歷史和生活。

有時候,我會覺得這個導賞團很沉重,尤其是當聽到柏齊講及社工在重建中的角色的時候,便會問自己作為社工,我們究竟又多願意為街坊堅持和維護他們的社區﹖

好書推介:《剩食》 (陳曉蕾)

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「你是多麼的折墮﹗」

透過這本陳曉蕾的長篇採訪報導,她帶我們看到香港人每天扔的垃圾超過三分之一是食物,即是「廚餘」,固然有是因為我們「折墮」,不好好吃光我們應吃的,也有因為整個商業運作毫不介意生產過剩。如超市為了店內架上商品琳琅滿目,必然供過於求,最後會將過期的,甚至還未過期的,大批大批的扔掉。

因此我開始有些怕食自助餐或放提,叫食物叫得好開心,但最後卻吃不完,自己心裡就會因此覺得很折墮。

然後廚餘被送到堆填區,為了避免臭味和垃圾汁,這些廚餘被膠袋密封,不會回歸土地,所以五百年之後你仍然可以堆填區看到你昨晚吃剩食物的足跡。同時,我們的堆填區在幾年之後便會飽和。

這些廚餘不但佔了我們堆填區的位置,可知的是食物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資源,運送的過程也要資源,結果又被白白棄掉,那麼很多很多地球的資源已經被白白浪費。

爸跟我說,以前在鄉下所有食的最後都會回歸土地,根本沒有垃圾,但是現今香港社會就好像沒有可能的。

書中也透過其他地方的經驗,探討香港政府或商界可以如何有效處理減少廚餘。

這本書更告訴我們「廚餘不是垃圾,是被送錯位置的資源」。一來我們要避免食物生產過剩,二來這些廚餘可以加些巧思,成為其他有用的資源如堆肥、肥皂。

看完這本書後最大的得著,就是要「珍惜食物」。